并網發電儀式(央廣網記者 廉軍 攝)
央廣網銀川11月28日消息(記者廉軍)寧夏 生物發電項目源林生物發電廠27日在中寧縣并網發電,該電廠年發電量3.6億度,年消耗40余萬噸農作物秸稈,節約標準燃煤18萬噸。
生物發電屬 能源產業,寧夏源林生物電廠利用農林作物的采伐、造材和加工剩余物發電,向農民收購秸稈等支付一億元左右,避免農民自由焚燒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污染,有利于農村環境,既節約能源,又增加農民收入。所發電量全部并入并享受 每度0.75元的綠色優惠電價,售電收入2.7億元,企業每年可實現利稅1億元。
寧夏源林生物發電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占孝介紹說,中寧縣是傳統的農業縣,全縣每年120多萬畝的農作物產生秸稈89萬多噸,除去飼料青儲、農炊和流失外,可為發電項目提供所需的大部分燃料。在政策的支持下,電廠讓農作物秸稈變廢為寶,電廠每年還可解決當地2000多人的就業,為當地農民帶來1億多元的額外收入。
據了解,電廠通過“村收、鄉運、縣用”的方式減輕農民負擔,解決秸稈收集、運送成本較高,農民賣秸稈積性不高的問題。今年玉米秸稈收購價每噸400元、玉米芯每噸370元,目前已經收購了2萬噸。
主機房(央廣網記者 廉軍 攝)
電廠設備(央廣網記者 廉軍 攝)
控制機房(央廣網記者 廉軍 攝)
發電主機(央廣網記者 廉軍 攝)